园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物理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天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高于
A.18℃ B.22℃ C.26℃ D.37℃
【答案】C
【分析】略
2.教室里空气的水平最接近(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
A.1千克 B.10千克 C.100千克 D.1000千克
【答案】C
【分析】略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汇总了很多科学研究办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打造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办法中,运用了打造理想模型法的是
A.引入“合力”的定义
B.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C.实验研究真空不可以传声
D.维持做功多少不变,研究功率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B
【分析】略
4.如图所示的各工具中,哪一个与甚它三个不是同一类杠杆
A.镊子 B起子 C.撬棒 D.钳子
【答案】A
【分析】筷子在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起子、撬棒、钳子在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其中一个冲程的示意图,该冲程的能量转化状况是
A.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机械能转化成化学能
D.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答案】B
【分析】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水平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小车
A.具备的惯性大。
B.所受的合力大。
C.具备的动能大。
D.具备的势能大。
【答案】C
【分析】略
7.甲、乙两个水平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甲的比热大,初温低 B.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
C.甲乙的比热相同,乙的初温高 D.甲的比热小,初温高
【答案】D
【分析】总之要使得甲的末温高于乙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m-V实验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水平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水平与体积成正比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物质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水平、体积无关
【答案】A
【分析】同种物质,在状况不变时,密度不随水平、体积发生变化.故A错误,D正确;B、由图象知,同一种物质,水平与体积成正比率函数关系,也就是水平与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C、在横轴取相同的体积,可以看出a物质水平最大,因此密度也最大,C正确
9.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分别是2℃和-3C,假如将两支温度计放入25℃的水中,示数恰好均为25℃,则当把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甲温度计示数为60℃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及相比于甲温度计的测量误差状况分别是
A.65.6℃,误差大 B.64.6℃,误差小 C.63℃,误差小 D.67.6℃,误差大
【答案】D
【分析】甲的23个单位代表25摄氏度 乙的26个单位代表25摄氏度,所以当甲为60时,实质温度为25+35*(25/23)=63.04摄氏度所以乙的示数应该为 25+(63-25)*=67.6
10.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直径等于B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他们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A.pA’可能大于pB’
B.pA’肯定大于PB’
C.pA’肯定小于pB’
D.pA’肯定等于PB’
【答案】B
【分析】高度相同,压强相同,所以密度相同,竖切相同底面积,因此切的体积也相同,即切的水平相同,因此互叠后对地面的重压仍与原来相同,因为A剩余的底面积的比率比B小,所以压强比B大。
2、填空题(共30分)
11.__________用途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重压;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的物理量;50牛的重压用途在0.1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答案】垂直;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500;每平米的面积上遭到的重压为500牛
【分析】略
如图所示,重为9牛的物体挂在B处,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要想使杠杆维持水平平衡,若在F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若在H处施加9牛的力,此时,杠杆__________维持水平平衡(选填“肯定”、“可能”或“肯定不”)。
【答案】3;竖直向上;可能
【分析】方向未知,因此不确定
13.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重均为20N、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个人至少要做功__________J,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小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类塑料块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9;大于;变大
【分析】将2放到1上,h 2 =30cm=0.3m;将3放到2上,h 3 =2×30cm=60cm=0.6m;
分别做功:W 2 =Gh 2 =mgh 2 =10N×0.3m=3J,W 3 =Gh 3 =mgh 3 =10N×0.6m=6J,
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个人至少要做功:
W=W 2 +W 3 =3J+6J=9J,∵P= W/t;比赛中做功相同,小敏的做功时间短(t小),
∴小敏的功率比小王的功率大.
14.小宇学习了《内能》的常识后,找来一根细铁丝想使细铁丝的内能增大,请你帮他想出一种方法,并指出其改变内能的方法。方法:__________;其改变内能的方法:__________。
【答案】反复折叠细铁丝的同一处;做功
【分析】略
1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匀速提起两个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两物体所受重力满足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若G1、G2均重为20牛,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__.
【答案】G1=2G2;2:
1
【分析】略
16.水平相等的甲、乙、丙三个金属块,其比热容之比C甲:C乙:C丙=1:2:3.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t甲:△t乙:△t丙为__________。
【答案】6:3:2
【分析】满足cm△t的乘积相同即可
17.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将来,冰的水平的大小为__________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cm3(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答案】
【分析】
18.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长方体的密度为ρ,长度为1、高度为h,现将两长方体按图甲、乙所示的方法放置,则甲图中A对地面的重压F甲与乙图中B对地面的重压F乙的关系F甲__________F乙(选填“大子”、“等于”或“小于”)。若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乙图中B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则p甲可表示为__________,p甲和p乙的比值为__________.
【答案】等于;2ρgl;l/h
【分析】
19.小勇依据“宏观世界中物体因为运动而具备的能量叫做动能”的常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备分子动能。
①请写出小勇得出组成物体的很多分子具备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备__________且分子在__________。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
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状况,__________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假如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__________来反映。
【答案】水平;运动;B;温度。
【分析】略
20.如图(a)所示为某座山峰的立体图,其中的环状线为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大家称之为“等高线”。将等高线投影到平面图上如图(b)所示,其中射线与等高线垂直。
① 若山坡表面光滑,则静止的物体沿__________方向运动时,动能会增大。
② 若将同一物体在山峰上重力势能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闭合曲线构成“等势线”,则“等势线”可以看作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等高线”或“射线”)。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①射线。②等高线;物体水平不变,所处的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相同。
【分析】略
21,在图中,边长为a、密度为ρ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小华想把该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并将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遭到的压强相等,他__________满足上述需要(选填“能”或“不可以”),若难以满足了上述需要,请说明理由;若能满足了上述需要,请说明放置方法及理由__________
【答案】能;沿竖直方向将正方体切成等大两个长方体,再将它中一部沿数值轴旋转90度后叠放在另一部分的中央,如此上对下与下对地的重压和接触面积之比均为1:2,所以压强相等。
【分析】略
3、作图题(共6分)
22.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及用途于B点的力F2的示意图
23如图中重为100牛的物体放在一斜面上处于静止状况,对斜面的重压为60牛,请阻力的图示法画出斜面遭到的重压
24.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容甲、乙、丙,当分别倒入水平相同的水、酒精、盐水后,已知乙容器中酒精的液面,请在图中画出甲容器中水和丙容器中盐水液面的大致地方,(已知ρ水>ρ酒精>ρ盐水)
【答案】略
【分析】略
4、计算题(共22分)
25.水平为2kg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这类水吸收的热量。[c=4.2×10焦/]
【答案】Q吸=cm(t-t0)=4.2×103J/(kg·℃)×2kg×50℃=4.2×105J.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分析】略
26.如图所示,水平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地方平衡时绳的拉力是9N。求:
(1)重物G的重力;
(2)若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水平为0.6kg的小球,若小球以1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久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答案】(1)9N;(2)4s
【分析】
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 截取前 | 截取后 |
pM(帕) | 3920 | 1960 |
pN(帕) |
| 2156 |
27.水平、底面积均相等的均匀圆柱体M、N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M的水平为40千克,N的密度为3.6×103千克/米3。
① 求圆柱体M对地面的重压FM。
② 现分别从圆柱体M、N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的体积,截取前后两圆柱体对地面的部分压强值记录在右表中。
(a)问截取前圆柱体N对地面的压强pN,并说明理由。
(b)求圆柱体N被截取部分的高度∆hN和水平∆mN;
【答案】
① FM=GM= mMg =40千克×9.8牛/千克=392牛 ②(a) pN=3920帕 p = S= S= S M、N的水平、底面积均相等 pN = pM = 3920帕 |
(b)∆hN = ρNg= 3.6×103千克/米3 ×9.8牛/千克=0.05米 |
∆mN =g mN =g mN= pN |
∆mN = pNmN = 3920帕×40千克= 18千克 |
【分析】略
5、实验题(共22分)
28.小明同学感冒了,大夫给他量了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__℃,测量范围为______,小明同学的体温为______℃.
【答案】0.1;35℃~42℃;38.9.
【分析】由图示体温计可知,其分度值是0.1℃,测量范围是35℃~42℃,图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8.9℃,则小明的体温是38.9℃.
在“探究物质水平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对于某种物质的水平与体积的测量时,应该测量__________数据(选填“一组”或“多组”),为了得出比较完整的实验结论,还需选择__________物质的物块进行实验(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主要实验器材有电子天平、__________、烧杯、待测液体等。
【答案】多组;不同;ρ=m/v;量筒
【分析】略
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哪个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或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剖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学生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剖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3)剖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4)剖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为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______来确定那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栏目是______.
【答案】(1)乙(2)1与2(3)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少,做功越快(4)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功/时间
【分析】比较做功快慢的办法有: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做功时间和做功的多少都不同的,就要算出功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快.登楼时要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W=Gh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浅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九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九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h/cm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重的A)等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
用此温度计______(能/不可以)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
借助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2)不可以;(3)测温范围小,测得温度受外面充气压力的影响.
【分析】(1)剖析表中的数据,发现伴随温度的升高,液柱渐渐变短,即注意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借助瓶A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等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2)剖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领会降低5cm之多,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可以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
(3)据上面的第二行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非常小,且测量结果受外面充气压力的影响.
32.某科技小组研究图所示水平掷出的物体落地址远近与什么原因落地址有关,小组同学猜想水平掷出的物体落地址远近可能受下列原因影响:
甲:抛出点的竖直高度h;乙:水平掷出的速度v;丙:小球的水平m
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一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①依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觉得可以探究的有关原因是_____,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原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依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觉得影响水平掷出的物体落地址远近的原因是__________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原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__
【答案】①F;由实验序号1、4、7,h与v相同而m不同,因此可探究丙;由实验序号1、2、3或5、6或8、9,h与m相同,v不同,因此可探究乙。
②D;由实验序号1、4、7可知,h与v相同而m不同,但x相同,因此x与m无关,如此就能由实验序号2、5、8与3、6、9来探究x与h的关系了,且有v相同时,h不同,x就不同,因此x与h有关;由实验序号1、2、3或5、6或8、9可知,h与m相同,v不同,x不同,因此x与v有关。
【分析】控制变量法
__________